看到这个通知我也是惊奇的一批,这是要把学历干废的节奏。
现在因为卷,学习已经变成了一个培训过程,现在又不限学历可以报考本科,以后人人都是本科,学历便不再是门槛。当然,全日制学历还是可以当门槛的,毕业要用时间去换。但聊天的时候就不再问了,没有意义了。呵呵~!

看到这个通知我也是惊奇的一批,这是要把学历干废的节奏。
现在因为卷,学习已经变成了一个培训过程,现在又不限学历可以报考本科,以后人人都是本科,学历便不再是门槛。当然,全日制学历还是可以当门槛的,毕业要用时间去换。但聊天的时候就不再问了,没有意义了。呵呵~!
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玩,有点累,也不敢席地而坐,走的时候顺手摸了一把地面,居然没有土!有点出忽我的意料。所以单独拍了一线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地面。。
今天刷抖音,看到有博主发的这个视频。一个老人摔倒在公路上,刚开始被车子压住,努力从车子里爬起了,但都失败了。很多人骑车、开车经过,没有一个人去帮一下,去扶一下,包括拍视频的人。以前有在新闻上听这样的事,但没有因为看到视频带来的效果震撼。
人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?也许很多人心里是想扶一下的,但承受不了风险。万一老人说是扶的人撞的,要求撞的人把老人送医院。或者说不说人扶的人撞的,老人的儿女过来,再把扶的人打一顿,不打好吧,让赔钱也受不了呀!你还需要证明你没有撞人,如果当时被迫赔钱了,还要维权,维权成本怎么算?不说这些情况,把老人送医院也是情理之中吧,检查需要医疗费,医院肯定不会没有钱给你看病的,你再垫钱?还有自己的工作,迟到罚钱或者因为扶老人丢了工作这个算谁的?因为扶老人这件事,出现意外哪个也承受不住。致使社会变得冷漠。这一个正常的社会是这样吗?应该是这样的吗?这局怎么破?
首先,扶不扶?医院会不会因为没有钱管?出现讹诈维权成本怎么办?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。我觉得如果能从司法上,道德导向上,等方面从大环境去解决。
今天看了浪浪山小妖这个动画片,感觉现在中国的动画片在成长,思想也在变得深刻。尤其这个动画片,我觉得就是反映我们这些基层员工的生活,还有环境。
也讽刺了当下社会的一种现象。现实,无奈,形式……
今天8月1日了,前几天网上宣传的电影《731》要的7月31日播放,今天8月1日了,电影没有如期上映,啥原因不知道,网上有人说中国日奸太多,有人说举报的人多,咋也不知道,没有见官方或者官方新闻报道。不信不传,不知道,不发表看法,仅做一个记录纪念一下!
今天自己兄弟没有坐车,而是骑着他心爱的小电摩托去上班,因为我开车比较慢,不喜欢开快车,他要跟我比赛,看谁先到单位(他平时骑小电摩托去单位用时比我短)。我在路上看到他以后,就在后面远远的看着他,不超他,因为都这个岁数了,跟自己亲兄弟输赢还重要吗?打算让他先到单位。
可他也不骑快,慢慢骑,等到没有办法开车到他跟前,他却让我先走。。
唉~!!说点啥好呢!到这个岁数了,跟自己兄弟都不再在乎输赢了,记得小时候玩象棋,赢了他,可是要哭鼻子的主呢。
早些时候听过“十年之约”这个网站,我觉得网站出发点很好,是一个很不错的项目,但作为我很少有做一个博客能坚持十年的。因为觉得自己时间不固定,域名不固定,每次选定一个域名以后,觉得域名不是太满意。然后换域名,有时候是空间不太稳定,因为以前博客用国内的空间,太多限制,要备案,备案咱就备案吧,也没有打算做什么非法之事,可。。一言难尽。所以就放弃了用大陆空间的打算。用非大陆空间又不是太稳定感觉。哎~!总之,会碰到各种问题吧。
但今天看博客,受博主影响,感觉态度也重要吧,所以决定申请加入“十年之约”,努力让自己的博客十年不倒,不换,持续更新,等人家通过吧。。呵呵!
附十年之约网址链接:https://www.foreverblog.cn/
同时看到我博客的博主们想加入也可以点点~~!
说心里话,我不喜欢转文章,觉得哪个不是自己的东西,转了影响自己的原创,但今天我破天荒的转了两篇,第一篇是一个关于装修的文章,因为我觉得博主作为一个搞装修的,写的东西相对诚恳,自己以后可能也会用到,房子已买,因为现在用不到也没有去装,也惧怕装修,不懂。第二篇文章是作者一个关于互联网的成长历程,很有同感,因为自己也是一点一点的摸索过来的,不过自己接触互联网时间早一点,如个时候用的是8u8,y365,而且还买了当时的收费空间cn.gs,我记得是这个!自己的域名是xtyouth.cn.gs…哎,想想,时间真是匆匆。
附第二篇文章 :
我大概是从 2012 年开始真正接触互联网的。那年家里刚买了一台电脑,但因为我从小近视,父母非常严格地限制我使用电脑的时间——每周只能玩一个小时。
那个时候最火的是 QQ 农场的 “偷菜”,我每天最期待的事就是让我妈妈帮我上线“偷菜”。看到自己辛辛苦苦种的地变成黑土地,再去“光顾”别人的农场,“偷”得盆满钵满,那个时候真的是纯粹的快乐。
不过真正让我开始摸电脑、学会使用它的,其实是学校的信息技术课。那会儿的机房用着“大脑袋”显示器,电脑里自带了暴力摩托、红警、蜘蛛纸牌、扫雷这些小游戏,老师则带我们练打字、做 PPT、用 Word 写作业。
有个事现在想起来还挺好笑:那时候我不知道游戏是需要安装的,还以为像学校电脑一样,每台 C 盘里天生就有游戏。家里的电脑装好后,我信心十足地对爸妈说:“我知道怎么找游戏!”然后一层层点开文件夹……结果当然是什么都没有。
再后来我接触了 4399、7k7k 这些网页小游戏网站,玩过赛尔号、奥拉星、摩尔庄园,慢慢开始转向 CF、LOL 这类客户端游戏。
那时候“网瘾少年”是社会上的热词,而我也确实迷上了一阵游戏。最开心的事就是放学后趁爸妈不注意,偷偷溜进网吧上网,不过渐渐地,我对游戏的新鲜感在下降,反倒对一个问题越来越感兴趣:这些游戏是怎么做出来的?
受一位好朋友的影响,我买了一本 《C语言从入门到精通》,开始了人生第一段程序员式的 自学之旅。
那会我连 编程 是什么都搞不清楚,只知道照着书打一行行代码就能让电脑跑出点东西。从 hello world 到 for 循环,我一步步敲完了整本书的例子,用的是一个叫 CFree 的编辑器。
虽然基本上看不懂原理,但就是觉得酷。我甚至还去报了一个腾讯课堂的 C 语言免费网课(现在平台已经下线了),每天晚上听老师讲解——虽然依然听不懂,但那时候我已经下定决心,一定要搞懂计算机是怎么回事。
不过后来我发现,C 语言做不出网页界面,渐渐有些泄气,觉得 玩不到啥花样,于是转向了 HTML。
那时候的我感觉 HTML 特别有趣,我可以在浏览器里写页面,写字、加颜色、放图片,全都可视化。我开始疯狂模仿网上的代码,一点点搭自己的网页。虽然学得不系统,大多只是 套皮,但能把一个页面做出来,成就感爆棚。
但那时我有个坏毛病:经常去网上下载别人做好的模板,把别人的版权注释删掉,换上自己的名字,然后拿去给同学炫耀:“你看,这是我写的网页。”
现在回头看,真的挺羞愧的,那是对创作者的不尊重,也缺乏版权意识。
后来,我在新浪博客上写过一段时间自己的日记和杂谈,也算是我第一次正式开始写博客。只是经常遇到被封的情况—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。可能是提到了什么 敏感词,也可能只是系统抽风,但那时候我心里就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想法: 我想要一个不被封、不受限制的自己的网站。
这可能有一点虚荣,也有一点 不爽被管着 的倔强,但更重要的是,我想拥有一个能长期写文字的空间。
于是我开始去百度上搜索 怎么发布自己写的 HTML 网页。在一堆广告中,我发现了一个叫 凡客建站 的平台。它号称不用写代码、注册就能搭建网站,听起来太适合当时还懵懵懂懂的我了。
我用那个平台搭了一个博客,申请了一个免费的 .cc 域名——虽然这个域名根本记不住,但对当时的我来说已经很高端了。
凡客建站其实有很多限制,比如页面样式固定、很多功能需要会员才能用;如果想绑定自己的域名,还要额外支付 100 元。
100 块!对现在的我来说也许不是什么大钱,但在当时,那几乎是我一个月的零花钱。我连试试的勇气都没有,于是就老老实实继续用着那个免费的域名。
但随着玩的深入,我不满足于 被框住的自由 了,开始继续研究 怎么才能完全拥有一个网站。网上的说法很一致:你得有一个服务器,一个域名,还得通过 ICP备案。
这听起来难度骤升,但我当时特别执着。那时万网还没有和阿里云合并,我就在上面花了重金买下了我的第一个正式域名: artisanbox.org
这个名字我现在都还很喜欢,那时候我正在疯狂崇拜罗永浩,天天看他的演讲、读他推荐的书。他总是讲 工匠精神,我也就特别想把博客做成一个 装满文字的盒子,像一个精心打磨的小匣子,精致又有温度。
买完域名之后,接着就是备案。当时的备案流程特别麻烦,需要线下拍照、上传身份证,背景还必须是一块指定的蓝色幕布。
万网那边寄来了一块幕布,我就在家用相机、拉上窗帘,小心翼翼拍下了那张不太清晰的蓝底证件照,然后提交等待,整整等了一个月,终于通过了。
接下来我安装了 WordPress,买了个虚拟主机,把程序一部署,网站上线的那一刻,我真的有一种 我终于在互联网上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的感觉。
我记得上线那天,我一边刷新页面看有没有人访问,一边想着该写点什么开站文章,然后我加了很多 QQ 群宣传我的网站。
其实那篇文章写得 “狗屁不通”,但那一刻,我真的觉得,我离自己梦想中的 “自由表达” 近了一步。
上线之后,我开始疯狂折腾主题。每次写文章前,总想先把“门面”搞漂亮。但是我很难满意,有时候为了找一个顺眼的主题样式,我能从早到晚泡在网上看 demo,甚至花钱买过几个主题。
买完也不是终点——总觉得字体、颜色、边距还不对劲。于是就开始手动改 CSS,调一行、刷新一次,一不小心就搞了一整天,眼睛酸到不行,但心里却特别满足。
我最开心的时刻,就是调完一个自己满意的样子后,立刻把网站链接发给家人和朋友看,还故意说:“你看,这是我自己写的。”那时候真的觉得自己特别牛,哈哈哈。
后来在 QQ 群上,我认识了很多和我一样爱折腾、爱写博客的人。我们大多是独立博主,网站风格各异,但都喜欢用一块属于自己的小地盘,记录所思所感,哪怕没人点赞,哪怕只有自己在看。
我们互相访问、留言、交换友链,也会聊技术、聊设计,甚至帮彼此改 bug、换主题。慢慢地,就形成了一种很微妙的默契,为了让这份 狂欢 能坚持更久,我们决定干一件更正式的事。
2017 年 8 月 30 日,我和群里的小伙伴联合发起了一个叫 「十年之约」 的项目,域名是 foreverblog.cn
我们希望聚集一群独立博客作者,不为流量,不为热度,只为记录和坚持。那时候我们还配了句挺中二但现在回想很真实的口号:
一个人的孤独,一群人的狂欢
目标也很简单:坚持写博客 10 年,不断更、不失联;哪怕一年只更新一两篇,但只要不关站,就是在履约。
这个想法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,很多人加入了进来,我们希望让写博客这件事不再孤独,哪怕只是让大家知道彼此还在。
然而就在发起后的下一年,2018 年,我因为一些个人方面的变动,不得不关闭了 artisanbox.org,也暂时退出了 「十年之约」。
那段时间,我几乎什么都停了下来。博客下线,社交断开,整个人像从互联网上消失了一样。
也许那时的我还没有准备好长期坚持这件事,现实也确实打乱了节奏。但「十年之约」这个名字,一直在我心里留着。
2019 年 8 月,我身边的烦心事走掉后,我重写站起来了,注册了一个新域名:juantu.cn,有点 卷土重来,王者回归 的感觉。
这是我送给自己的一句暗号,那时候没有人催我,也没人指望我回来继续写点什么,但我觉得:是时候了回归了,博客该继续了。
于是我重新搭建了博客,也慢慢把原来的一些文章补回来,继续记录,继续折腾。
我还记得那会在十年之约群里突然冒泡说话,大家一时都以为我诈尸了,哈哈。
虽然那个阶段写得不多,也没什么人看,但我心里很清楚:文字这东西,还是值得留下来的,哪怕只写给自己。
到了 2022 年底,我启用了一个新的域名:gens.cn,取自我名字中的一个字「根」,也代表着一种回归自我、扎根生活的感觉。
虽然 juantu.cn 仍然保留跳转,但我希望博客的风格能逐渐从“卷土重来”的宣言,转向一种更轻松、也更真实的记录方式,多了一点 我是谁 的表达。
从那之后,我不再执着于更新频率,也不再为排名、浏览量焦虑。写博客变成了一件很纯粹的事:记录我想记录的,表达我想表达的,就足够了。
到了 2025 年,我启用了一个更正式的新域名:gensdev.com
这个名字更系统地表达了我想做的事:
我希望这个域名下,不光有日常记录,也有技术沉淀,有工具、有方案、有灵感的延续。
旧域名 gens.cn 和 juantu.cn 依然保留跳转,就像一条条过去的路,没断,只是它们汇到了这里。
我爸爸在我最早折腾博客的几年里,几乎成了“博客资助人”。那会每年维持服务器和域名就要三四百块,对我来说真的很吃力。但他总是说:“你只管去弄”,他不太懂我在做什么,却一直默默支持着我。
我二家爷,那时候让大孃给我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,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拥有自己的电脑,我整个暑假都在鼓捣它,装系统、改主题、学代码……后来他去世了,但我一直记得他对我的这份鼓励。
还有我妈妈,在我上大学后,拿出她攒下的一万多块钱,帮我报了一个计算机培训班。她说:“学点有用的,别怕花钱。”
人生中每次被理解、被支持,都会让人感动很久。
他们可能从来没问过我“你博客做得怎么样”,但他们的支持,把我的兴趣变成了可能,没有他们,我也不可能坚持到今天。
现在回头看,那时候写博客、折腾主题、改 CSS,很多时候并不是为了所谓的 成长 或者 打造个人品牌,而是单纯因为喜欢。
就是觉得,有一个地方可以装下我的文字、折腾的成果、甚至一点虚荣心,挺好。
那时候的我,不懂什么是代码规范,也不知道什么叫用户体验,但我愿意花一整天去调一个像素、换一个配色、修改一个 hover 效果,就为了让页面更好看。
现在的我,技术比当时成熟了,也不再为一个按钮的位置激动得不吃饭,但那份热情从未消失。
我依然会为自己做的东西兴奋不已。一个功能刚上线,一次代码跑通,一篇文章完成,哪怕只是一个特别小功能的实现——只要是我亲手搭建的,我就会莫名激动,恨不得立刻分享给朋友或同事看,像个小孩一样。
那种 我做出来了 的感觉,和小时候敲出第一个 hello world 时其实没什么两样。
但我始终觉得——那个会因为热爱而熬夜、全情投入的自己,值得被珍惜。
那股劲儿没让我变成什么大佬,但确实一直撑着我走到现在,以后不管做啥,我也希望自己还能保持这种 认真又带点固执的劲儿。
让我想起我最喜欢的一部美剧《绝命毒师》里,Walter White 曾说过的一句话:
I did this for me. I liked it. I was good at it. And I was really… I was alive.
我这么做,是为了我自己。我喜欢它。我擅长它。而且……我真的感到活着。
当我听到这句台词的时候,鸡皮疙瘩都起来了。
我太明白那种感觉了:不是为了别人,不是为了证明什么,就只是因为 热爱,然后……让自己感到 还活着。
过去的这些年,我的博客换过域名,改过名字,也中断过一段时间。但每次重新出发,背后都离不开一点东西:
热爱。
热爱让一件事值得去做,哪怕没人看,哪怕没结果。
而如果说这一路上还有什么比热爱更难能可贵的,那就是有人一直在背后支持我——让我可以安心去做自己热爱的事。
这篇文章,算是写给过去的自己,也写给一直支持我、默默在身边的人们。
谢谢你们。
我还会继续写下去的。
作者原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gensdev.com/blog/my_web_origin#%E4%BA%92%E8%81%94%E7%BD%91%E7%9A%84%E7%A7%8D%E5%AD%90
作为一个室内装修从业人员,我一直认为装修是一场理性和感性的双向奔赴。说理性,要看装修预算;说感性,是因为家必不可辜负。所以,理性和感性的互相让步,互相包容,互相理解,才会打造出一个我们钟爱的温暖的窝。
装修之前,我们有两项工作是必须要处理的。即:
当我们知道了自己的装修风格和装修预算,就需要去做前期沟通了,不是很必要去询问太多装修过的朋友和亲戚。因为你永远不知道,装修过程中到底是业主的背锅还是装修公司在背锅。因为装修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细节很碎,有可能双方都有问题导致装修不顺,所以你得到的答案会千奇百怪。
这个真没有太多的建议,都说装修市场水深,十家就有九家坑。但实际情况是,只要我们不贪图便宜,不真的因为怕麻烦全部放手不管,其实最后落地都没有很大的问题。因为装修,没有百分百好评,只有百分之八九十到位。因为装修公司干的活,其实就是各工种之间的衔接沟通。本质上,它就是材料商与工人之间的桥梁。但工人有技术差异,材料有好坏,这就决定了装修公司不可能保证一定实现你心目中完美的家,只能说基本符合。我这不是在给装修公司或者行业找补,实际情况就是,全程装修一定会有问题,百分百会遇到各类问题,有大有小而已。
我们作为业主,遇到这些情况,一定要先清楚自己当初签署的合同内容,只要符合,可以适当妥协,如果不符合,停工整改。吵架生气是最没用的,因为工人不会管你这些,装修公司更不会管,合同有进度款,你不施工工人也有别的活,于它而言,无非就是再和你耗时间而已。所以为啥我们一定要在签署合同的时候准确认知装修周期。签好三个月完工,就一定要督促好装修公司。该理性延迟就延迟,是它的问题,就一定要学会根据合同办事。
装修公司,不要问它师傅是不是自己的,你管这干嘛?百分之九十九的公司,都没有自己的公司,百分之九十九的公司只拥有施工小队长,施工小队长找的师傅,明白吗?养师傅的公司,要么在亏本,要么正在准备亏本。你只要确保师傅是认真负责的师傅,没事找师傅聊个天,给根烟,活干的比你多付几千几万都要好。因为装修落地,靠的是施工师傅。
装修过程,我们一定一定一定要做好每个阶段的验收,不验收不要给进度款,也不要让它进行下一步施工。因为痛苦的开始,往往就是不管不顾,让装修公司闷头苦干,最后收尾你发现基础工作哪儿哪儿都是问题。最重要的就是水电工种。因为后期问题百分之七八十来自于这个工种。因为这个工种,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,而目前很多都是自学或者师傅带个一两年就开整的。没有强制规定和专业培训过的师傅,大家尽量少用。水电师傅最好是就职过大的装修公司的最好。
还有就是,也不要盲目信任设计师,装修过程中,最值得信赖的一定是施工师傅。在施工过程中,如果聊天你会得到更加专业可靠的建议和意见,也会帮你看装修公司用的材料到底好还是不好,甚至因为你的热情或者用心,比别人更用心的帮助你装好你的房子。说个不成熟也是事实的话,无论业主也好还是装修公司老板也好,装修师傅永远是最牛逼的,你可以不尊重设计师小队长公司老板,但别不尊重装修师傅。
验收没什么好说的,找细节就行了。这个验收标准,还得依据实际装修情况和条件来看,有的时候适当的放松我们的标准其实是必要的。但与一个要特比注意,验收过程中,最好做好拍照和视频等资料保存。因为它涉及到你后面的售后问题,比如定制柜我们是自己订的,但和墙壁或者顶面、地面存在缝隙,到底是找装修公司还是定制柜?
装修是一项漫长而又艰难的战争,也是一场对美好愿望的憧憬和奔赴。这一篇文章,其实写的比较粗放,本来是想写的细节一点,但是发现如果展开的话,一篇文章根本写不完。所以后续会把里面的一些单项拉出来细写。
作者注:因为我感觉这个文章挺好,挺实用,就转了过了,也是自己涉及到装修问题的时候一个参考。
小时候看《黄帝新装》这个童话感觉皇帝怎么会被骗子骗,感觉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。现在发现皇帝的新装才是常态,因为当你揭露骗子的时候付出的成本要远高于事实。尤其在单位每个人明知道哪是一个谎言,是一种欺骗,但作为“聪明人”只能按着谎言的路子执行下去。是现实也是无奈也是常态。
附《皇帝新装》原文:
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,他非常喜欢穿好看的新衣服。他为了要穿得漂亮,把所有的钱都花到衣服上去了,他一点也不关心他的军队,也不喜欢去看戏。除非是为了炫耀一下新衣服,他也不喜欢乘着马车逛公园。他每天每个钟头要换一套新衣服。人们提到皇帝时总是说:“皇上在会议室里。”但是人们一提到他时,总是说:“皇上在更衣室里。”
在他住的那个大城市里,生活很轻松,很愉快。每天有许多外国人到来。有一天来了两个骗子。他们说他们是织工。他们说,他们能织出谁也想象不到的最美丽的布。这种布的色彩和图案不仅是非常好看,而且用它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异的作用,那就是凡是不称职的人或者愚蠢的人,都看不见这衣服。
“那正是我最喜欢的衣服!”皇帝心里想。“我穿了这样的衣服,就可以看出我的王国里哪些人不称职;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人是聪明人,哪些人是傻子。是的,我要叫他们马上织出这样的布来!”他付了许多现款给这两个骗子,叫他们马上开始工作。
他们摆出两架织机来,装做是在工作的样子,可是他们的织机上什么东西也没有。他们接二连三地请求皇帝发一些最好的生丝和金子给他们。他们把这些东西都装进自己的腰包,却假装在那两架空空的织机上忙碌地工作,一直忙到深夜。
“我很想知道他们织布究竟织得怎样了,”皇帝想。不过,他立刻就想起了愚蠢的人或不称职的人是看不见这布的。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在。他相信他自己是用不着害怕的。虽然如此,他还是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比较妥当。全城的人都听说过这种布料有一种奇异的力量,所以大家都很想趁这机会来测验一下,看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笨,有多傻。
“我要派诚实的老部长到织工那儿去看看,”皇帝想。“只有他能看出这布料是个什么样子,因为他这个人很有头脑,而且谁也不像他那样称职。”
因此这位善良的老部长就到那两个骗子的工作地点去。他们正在空空的织机上忙忙碌碌地工作着。
“这是怎么一回事儿?”老部长想,把眼睛睁得有碗口那么大。
“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!”但是他不敢把这句话说出来。
那两个骗子请求他走近一点,同时问他,布的花纹是不是很美丽,色彩是不是很漂亮。他们指着那两架空空的织机。
这位可怜的老大臣的眼睛越睁越大,可是他还是看不见什么东西,因为的确没有什么东西可看。
“我的老天爷!”他想。“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?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我自己。我决不能让人知道这件事。难道我不称职吗?——不成;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。”
“哎,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?”一个正在织布的织工说。
“啊,美极了!真是美妙极了!”老大臣说。他戴着眼镜仔细地看。“多么美的花纹!多么美的色彩!是的,我将要呈报皇上说我对于这布感到非常满意。”
“嗯,我们听到您的话真高兴,”两个织工一起说。他们把这些稀有的色彩和花纹描述了一番,还加上些名词儿。这位老大臣注意地听着,以便回到皇帝那里去时,可以照样背得出来。事实上他也就这样办了。
这两个骗子又要了很多的钱,更多的丝和金子,他们说这是为了织布的需要。他们把这些东西全装进腰包里,连一根线也没有放到织机上去。不过他们还是继续在空空的机架上工作。
过了不久,皇帝派了另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看,布是不是很快就可以织好。他的运气并不比头一位大臣的好:他看了又看,但是那两架空空的织机上什么也没有,他什么东西也看不出来。
“您看这段布美不美?”两个骗子问。他们指着一些美丽的花纹,并且作了一些解释。事实上什么花纹也没有。
“我并不愚蠢!”这位官员想,“这大概是因为我不配担当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?这也真够滑稽,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!”因此他就把他完全没有看见的布称赞了一番,同时对他们说,他非常喜欢这些美丽的颜色和巧妙的花纹。“是的,那真是太美了,”他回去对皇帝说。
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这美丽的布料。
当这布还在织的时候,皇帝就很想亲自去看一次。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——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。这样,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住的地方去。这两个家伙正以全副精神织布,但是一根线的影子也看不见。“您看这不漂亮吗?”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。“陛下请看,多么美丽的花纹!多么美丽的色彩!”他们指着那架空空的织机,因为他们以为别人一定会看得见布料的。
“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?”皇帝心里想,“我什么也没有看见!这真是荒唐!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?难道我不配做皇帝吗?这真是我从来没有碰见过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。”
“啊,它真是美极了!”皇帝说,“我表示十二分地满意!”
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。他装做很仔细地看着织机的样子,因为他不愿意说出他什么也没有看见。跟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,可是他们也没有看出更多的东西。不过,他们也照着皇帝的话说:“啊,真是美极了!”他们建议皇帝用这种新奇的、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,穿上这衣服亲自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。“真美丽!真精致!真是好极了!”每人都随声附和着。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。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的头衔和一枚可以挂在纽扣洞上的勋章;并且还封他们为“御聘织师”。
第二天早晨游行大典就要举行了。在头天晚上,这两个骗子整夜不睡,点起16支蜡烛。你可以看到他们是在赶夜工,要完成皇帝的新衣。他们装做把布料从织机上取下来。他们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,同时又用没有穿线的针缝了一通。最后,他们齐声说:“请看!新衣服缝好了!”
皇帝带着他的一群最高贵的骑士们亲自到来了。这两个骗子每人举起一只手,好像他们拿着一件什么东西似的。他们说:“请看吧,这是裤子,这是袍子!这是外衣!”等等。“这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:穿着它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——这也正是这衣服的妙处。”
“一点也不错,”所有的骑士们都说。可是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,因为实际上什么东西也没有。
“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,”两个骗子说,“我们要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陛下换上新衣。
皇帝把身上的衣服统统都脱光了。这两个骗子装做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一件一件地交给他。他们在他的腰围那儿弄了一阵子,好像是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:这就是后裾①。皇帝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,扭了扭腰肢。
“上帝,这衣服多么合身啊!式样裁得多么好看啊!”大家都说。“多么美的花纹!多么美的色彩!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!”
“大家已经在外面把华盖准备好了,只等陛下一出去,就可撑起来去游行!”典礼官说。
“对,我已经穿好了,”皇帝说,“这衣服合我的身么?”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,因为他要叫大家看出他在认真地欣赏他美丽的服装。那些将要托着后裾的内臣们,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,好像他们真的在拾起后裾似的。他们开步走,手中托着空气—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这么着,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。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:“乖乖,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!他上衣下面的后裾是多么美丽!衣服多么合身!”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看不见什么东西,因为这样就会暴露自己不称职,或是太愚蠢。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得到这样普遍的称赞。
“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!”一个小孩子最后叫出声来。
“上帝哟,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!”爸爸说。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。
“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!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!”
“他实在是没有穿什么衣服呀!”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。皇帝有点儿发抖,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所讲的话是对的。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:“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。”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,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,手中托着一个并不存在的后裾。